《莊子》一书里有一篇《让王篇》,里头写的是中国堯、舜、禹 三人登上王位,都是用让贤的方法。堯知道舜是位贤人,应该将王位 让给他,舜继位后,也用选贤与能的标准,把王位让给了禹。
果然中 国历史上便出现了三位被尊称为“圣人”的统治者。到了莊子的时代 ,中国的王道不再,代之而起的是战国时代,大家为了要做王, 抢得你死我活,搞到统一的夏商周变成分裂的七国之乱, 不但七国争做皇帝,七国内部也因为争王位而互相残杀,《让王篇》 里头讲的故事便是楚国王室因为内斗而杀到王储尽灭,最后发现还有 一位王室成员仅存,于是大张旗鼓找到他,不料此人早已谈王色变, 原来王室争王的悲剧早已风闻天下,他哪敢回去当王,于是火速逃走 ,最后被发现躲在山洞,不肯出来,众人怕伤害他,只好用烟攻入洞 ,好不容易才制服他,迎他上车,上了车后,此人仰天惨叫说: 天呀!请放过我吧!莊子写《让王篇》是有感于:堯舜禹“圣王” 的时代已经远去,才将这种争王的惨剧写下来警惕后人。
近代流行的“政治学”也有专门讨论王位继承的问题,也讲出了西方 统治权柄的问题,结论就是:权力是争回来的,不是赐予的。“政治 学”为了提供一个可以和平继承权柄的制度,创造了不少理论与制度 ,其中霍布斯与洛克的《社会契约说》将王位天赐说否定掉,代之以 王位《契约说》,即人民用契约的方式,授权给人当统治者,若出现 失约或约满,便依约取消其权柄。后来《契约说》传到美国便出现美 国“总统制”取代了英国的“君王制”,美国创始了总统民选制, 后来英国也发生革命,用国会去执行统治工作, 英皇也变为有名无实的统治者,真正的统治者是首相, 但首相不是世袭,而是用选举办法,赢得国会多数议席的政党便由其 党魁组织内阁,他自己当首相,内阁采用集体责任制, 以彰显首相不是独裁者。
马来西亚的首相制来自英国,同样也是以赢得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 阁,其中执政党主席便成为无可争议的首相人选。
可是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的国家。最大的政党巫统与华人政党马华公 会又以种族定位,即巫统只接受马来人为党员,马华公会只收华人为 党员,因为不想两党为了种族利益在竞选中搞坏了种族关系, 因此两党结成联盟,竞选时既可不分彼此,当选后也可共同执政, 因为是两党联合执政,当首相便出现巫统党主席抑或是马华党主席谁 当才合适的问题。马华党主席陈祯禄主动推东姑阿都拉曼当首相, 一点也没争议,这是马来西亚版本的“让王篇”, 以后也就顺利成章,由巫统党主席当首相,因为双方以礼让方式解决 了问题,当时都避开政治敏感,不谈首相的种族条件, 只谈联盟老大的条件。
由上所述,可见最近发生的希盟成员党之间为了谁该当首相的问题, 先是公正党借其党大会的主场制造了大批推荐安华当首相的牌子,要 出席者手持牌子以表支持安华当首相,但是土团党的马哈迪与幕尤丁 两人不持牌子,过后马氏还表示在推荐下他愿意再当首相,而公正党 也再抛出人选,说安华若仍未出狱,他的太太可暂代夫出任! 可见希盟为了首相人选的问题,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场合, 提出了不给当的问题。这不但对希盟的合作不利,对选民也很难看, 尤其是靠华人选票的民主行动党感到难堪的是如何去向华人选民交代 。
摘录自 大马华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