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猪农经过30年无执照养猪後,州内有6家业者终於获得州政 府发出执照,打破多年来的僵局。这6家农场是在符合了兽医局所列 出的标准,尤其是猪只数量和卫生方面的条件,而获得批准信。
甲州政府曾於1983年发出执照予巴也明光养猪区,不过,在5年 後,即1988年有关执照被州政府收回,令到该原本是州内唯一获 准养猪的地区从此频频因为养猪问题而闹出多起不愉快事件。
巴也明光共有36家养猪场,因部份业者没作好排污系统而造成空气 污染,附近河流和海岸线多年来亦受污染。 州政府鉴於污染令环境受破坏,困扰当地及周边地区居民, 更影响了甲州的旅游业,而一再责令施压猪农做出改善。
州政府与猪农多年来针对现代化集中养猪区计划的意见不同,猪农碍 於经费问题不支持计划,州政府遂对猪农的消极反应感到不满。间中 州政府曾经以高压手段对付猪农,2007年就发生了“904毁猪 事件”,当时全国养猪业者都同仇敌忾,华社华团皆指责州政府蛮横 摧毁人民生计与财产。州政府之後尽管制定了相关的条例,但是多数 业者依然无法符合条例。
猪农们其实都乐意配合州政府做出改善,但碍於有部份猪农冥顽不灵 ,导致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积极配合改善卫生,并极力符合条例的业者都希望州政府不要一竹竿 打翻全船人,应该正视他们的努力。
30年僵局打破,说明若要人助,必先自救,猪农如不改善养殖方式 ,就无法获得当局认同。这一回6家猪农获得执照, 证明只要遵守条例者都可获批执照,让猪农的努力不会白费。
养猪场执照申请条件严紧,对猪农利益是有保障的,卫生条件做得好 ,猪肉品质固然就好。业者和政府积极配合,为州内养猪业规范共同 努力付出,有助於推动州内养殖业发展,州内经济起飞, 州民收入改善,州的各项设施和福利也得以提升,是双赢的局面。
甲州政府和猪农经过多年的磨合,让养猪业看到了曙光,希望其他州 属能够以此为鉴,能够尽快处理各自的养猪业问题。政府应该协助养 殖业在污水处理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转型升级。当然猪农需要更 多政府资助,才可以转型和提升,以符合大趋势,这是猪农获得执照 外的另一项心声。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星·观点